序言
2011年至2015年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期间是学院发展历史新的起点,是学院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期,是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期,是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新时期。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尽一步落实《西华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综合性大学的预期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为契机,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高等教育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办学水平,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主要目标。”为行动纲领,特制定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理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学院综合实力,有效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概况
1.办学条件不断增强,办学规模逐渐扩大
“十二五”时期,新增大数据分析软件、上市公司数据库等和计算机100多台实验设备,教学、科研基础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十二五”期间签约实习、就业基地27个,总数已达40余个,基本能够满足本、研究生实习需要。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共4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20多人,成为了学校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2.人才培养特色凸显,学生素质逐年提高
学院不断发挥学科优势,强调复合应用,通过提升专业内涵、凝练专业特色、培育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等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年中,学院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4700余人,硕士毕业生220余人。学院学生在全国及省erp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等各类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五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91.47%,用人单位评价良好。
3.学科建设不断突破,专业建设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学院2010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新设“审计学”、2013年新设“资产评估”两个本科专业。至2015年6月,工商管理管理学院设有企业管理、会计学2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资产评估7个一本招生专业(其中,会计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硕士119人、本科3632人。新增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
4.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专职教师167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9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48人,达到了88.44%,较五年前提高了17%。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日趋优化。学院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精品、重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活动方面取得新进展:获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校级特色专业2个;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10门;承担省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10项;在教学方面获得多项奖励,包括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评为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5.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研究能力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累计到位经费1646.0045万元,其中纵向60.79万元,横向1585.2145万元,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目4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275篇。
学院积极参与决策咨询研究,参与到四川省发改委、经信委、成都市、广安市、德阳市、雅安市、南充市、资阳市、泸州市、甘孜州、龙泉驿区、金牛区、双流县、郫县等多个市、县的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咨询服务;参与了省内数家公司管理咨询活动。研究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学校已将工商管理学科作为学校特色优势学科。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深刻认识和切实把握学院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深刻认识学院面临的挑战,对推进学院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优势学科的学院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学院责任重大,赋予使命光荣,同事期待强烈,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发展机遇
(1)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是学院发展的坚实基础
随着我校持续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各类教育经费投入(特别是科研、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教学、科研条件不断得到优化,教学、科研环境更加优越,使教学、科研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基础条件不断完善,科研经费来源更加广泛,是学院“十三五”期间发展的坚实基础。
(2)优势学科优先发展,是学院发展的根本保障
学校在明确提高教育定位的同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优势学科,学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优势学科发展,资金优先保障优势学科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优势学科需要,人力资源优先安排优势学科所需人才,学院可以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学院“十三”期间发展的根本保障,前所未有的倚重和支持是推进学院改革发展的最大机遇。
(3)教师充满强烈期待,是学院发展的有力保证
随着学院地位的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学院教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职工不仅更加重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取得更多教学科研成果,而且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对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期待日益强烈,教学、科研在教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学院发展有动力,教职工工作有信心,在新形势下酝酿着极大的积极性,成为推进和实现学院改革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十三”期间学院发展的有力保证。
(4)教育结构更加优化,是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社会发展观念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催生注重教育公平、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强调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适应新阶段发展战略要求和教育转型要求,将使教育的区域、类别、学科结构更加合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寻求学院发展的突破点,是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
2. 面临挑战
当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应当充分认识和冷静面对摆在学院改革和发展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与挑战。
“十二”期间,办学条件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教学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科研层次较低,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足;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重视不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在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方面,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师资建设方面,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缺口很大,特别是新增资产评估、审计学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队伍中,教授、博士比例小,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太少,副教授、讲师比例较大;参加国际会议、国内会议和参加进修、学习与培训经费不足,机会不多。学院举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太少。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 缺乏专业硕士授予点,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学科研究方向不明确,缺乏团队带头人,教学团队、研究团队没有真正形成。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有待形成专业特色。有些专业培养还游离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外,出现了培养要求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能力偏离现象,存在着毕业生实际能力与社会就业能力脱节的情况。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设备和教学实习软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开放性实验室要求;经管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创业创新实训尚未建立;实验场地数量、面积有待扩大,部分设备及线路还需更新改造。
在科研工作方面,“十二”期间,无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国家重大项目,无国际重要期刊论文发表;学术氛围不够,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有2/3没有完成科研任务。
在学生工作方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队伍不稳定;低年级学生无固定的自习教室,高年级学生无固定考研教室;学生学科类竞赛缺乏训练场地,硬件设施和经费严重不足。
“十三五”期间是新的起点,学院必须充分认识机遇与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精心研究、科学谋划、大力推进学院深化改革与发展,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基础上努力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
二、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贯彻执则“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改革和稳定,按照西华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的要求,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学院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学院。
(二)基本原则
管理学院是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主力军,学院建设规划应遵守以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学科建设保持活力的健康法则和基本理念。
2.发展性原则
学科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才能适应学科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更高的发展目标,就没有新的追求。
3.重点建设原则
任何学科研究、发展的方向都很多,不可全面开花。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研究方向明确,优势特色突出,学科梯队整齐、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科与方向。
4.突出特色原则
特色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学院跻身对手矗立学科之源。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强调有用、实效、创新,并不断地凝练、集聚、创造性地突出特色。
(三)基本思路
学院坚持适应性、发展性、重点建设、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全面推进学院跨趆式发展。依靠学挍大力支持,合力驱动,打造学科和专业升级版,基本思路以五个方面的工作为主要抓手。
1. 加强协作,促进学科发展
坚持学科发展道路,加强与各学科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创新、协同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重视协同工作,在协同中提升学院科研、教学水平,实现工商管理学科全面发展。着力构建以学科发展为导向、工商管理为主体、服务地方经济的主体思路。以“学科一体”破解发展“瓶颈”,加快推进学科一体化,推动学科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学科内优秀要素集聚,以协作促升级,以协同赢竞争,促进学科发展。
2.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院
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兴院战略,坚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煅炼人才为学院工作主要抓手。走以人为本、建没团队、协力合作、内外同步、学科一体学科发展道路。以领导班子建设为表率.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关心学科人才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以增强能力、改进作风、严肃纪律、提振精神为重点,带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3.坚持不懈,培育专业持色
充分发挥不同专业比较优势,促进专业要素合理流动,推进各专业合作,逐渐形成各专业特色,促进各专业全面振兴、快速崛起,支持部分专业率先发展,形成特色。继续缩小各专业发展差距,培育不同专业不同特色为主要抓手,以形成特色专业建设为主体、为重点,推动各专业全面发展。坚持重点反哺非重点、主体支持非主体,着力在培养目标、专业持色、教育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4.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
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充分发挥学院在学科、人才、专业等方面的集成优势,从基础研究、区域规划、管理科学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四川政府、行业需求找课题,开展经济管理实证应用性研究、决策参考性研究和咨询服务性研究。依托四川本土研究,建设四川企业资源数据库,与各市县区合作,挖掘整理经济管理资源,与地方需求的深度融合,服务四川地方经济。
5.开放办学,扩大对外交流
积极寻求与国内外优秀大学、科研机构和教育集团建立友好关系,主动拓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空间。多措并举,通过国内进修、出国访学、岗位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教职工教学素质和能力,努力创造机会让教师出国学习、合作研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构建国际学术与科研合作平台,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国际科研组织,拓宽国际学术视野,举办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术信息交流。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坚持传承“工学背景、凸显实践、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贯彻“找准差距、科学定位、大胆创新、分类发展”思想,为实现“中国梦.西华篇章”而努力奋斗。在“十三五”期间,把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建成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管理学院。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学院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国际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人才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具体目标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指标 | 具体目标内容 | |
人 才 队 伍 、 科 研 、 学 科 建 设 | 高级专家 | 新增省部级人才1-2人 |
职称 | 新增教授≥5人 | |
学历 |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40% | |
人才引进与培养 | 1.引进和培养博士≥20人; 2.教师国内学术研修≥6人; 3.新增“青年学者培养计划”2-3人。 | |
项目及经费 | 实际到位学校财务账目项目经费合计≥1000万元。 其中,纵向项目经费合计≥100万元;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项。 | |
论文 | 公开发表论文≥200篇。其中,一类论文≥5篇,二类论文≥30篇。 | |
科研奖励 | 省部级奖项≥3个。其中,省部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 |
专著 | 公开出版专著≥4部。其中,国家a类出版社出版≥3部。 | |
成果应用 | 被地方政府部门或上市公司采纳的项目≥ 8项;或者2项a类或b类研究报告。 | |
国内外学术会议 | 举办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2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人次。 | |
教师出国/专家来访 | 公派出国以及短期交流≥2人次;国外专家学术来访≥20人次。 | |
学术讲座 | 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30次。 | |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 承担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数≥1项。 | |
学科水平 | 通过工商管理一级硕士点合格性评估,企业管理、会计学达到申报博士点的基本条件。 | |
教 育 教 学 | 教学任务 | 完成归属学院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年度目标任务。 |
教学事故 | 一般教学及教学管理事故≤1次/学年,重大教学及教学管理事故为0。 | |
教改项目 | 省级教改项目≥4项。 | |
教改论文 | 公开发表教改论文≥10篇。其中,cssci或人大复印资料≥2篇,核心≥8篇。 | |
教学成果奖励 | 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校级及以上奖≥4项,省部级及以上奖≥1项。 | |
审核性评估 | 所有专业达到审核性评估的要求。 | |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 学院各专业建立有一定数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接纳学生实习人数≥80%。 | |
组织 | 省级学科竞赛≥5项。 | |
学生学科竞赛获奖 | ≥96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及以上奖≥36人次,获省级及以上奖≥60人次。 | |
主编专业教材 | ≥ 9部。其中,省级规划教材≥1部。 | |
研究生学术成果 | 当年毕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生均学术成果(四类及以上成果)≥0.4个。 |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抽检不合格率为0。 | |
学位工作 | 完成学位点自主设置、评估工作。 | |
研究生工作 | 完成学校下达的研究生招生、培养等工作。 | |
实 验 室 建 设 | 实验开出率 | ≥90%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比例 | ≥35% | |
实验室项目建设验收得分 | ≥90分 | |
仪器设备完好率 | ≥85% | |
仪器设备在用率 | ≥85% | |
仪器设备账物相符率 | 100% | |
实验教学研究 | ≥7分 | |
新增开放实验项目 | 1 | |
学 生 工 作 | 考研录取率 | 6% |
毕业生就业率 | 87%,上一年度12月下达第二年就业目标,学院每年按照就业考核指标体系测评不低于90分 | |
英语四级通过率 | 80% | |
第二课堂获奖 | 省部级以上≥8项。 | |
学生安全稳定 | 学生安全稳定,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 |
考试违纪率 | ≤0.2%/年 | |
生均论著数及专利 | 本科生≥0.02篇/项·年 (以毕业生人数为基数考核,不含专升本) | |
学费缴费率 | ≥97%/年 | |
学生出国(境)交流 | 追加目标≥80人次。 | |
开 源 节 流 | 社会支持或捐赠收入 | 25万 |
成教和培训收入 | 50万 | |
双学位收入 | 150万 | |
其他收入 | 40万 | |
党 建 和 群 团 工 作 | 1.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党规、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牢记党员义务,做合格党员,定期开展党的理论培训工作。 2.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考察和发展转正工作。 3.严格党的组织纪律,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严格按《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建设好教工和学生支部。 4.面对困难,党员率先垂范,按规定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对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党员要求限期整改。 5.教工各支部在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要有具体措施和量化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6.教工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合起来,走出校园,将科技、教育、文化带下乡,为老、少、边、穷地区服务,确保结对精准帮扶出成效。 7.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全面推进共青团各项工作。 8.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学校的群团工作精神,紧紧围绕学院工作中心,以工会小组为前提,以全面服务教职工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关系为着力点,全力组织、引导教职工投身学院发展,再作新贡献。 | |
|
|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十三五”期间,通过五年建设,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师资结构不断合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学科发展迅速、科研水平较大提升;联合办学初见规模、社会培训不断壮大;党建、工会、教学、科研、学工等工作中名列学校前茅,具备博士点申报的基本条件。
(一)党建和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1.扎实做好院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对照习总书记“四有”好老师标准,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师风去教育、影响和感染青年大学生,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全面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2.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发表有要求”原则。站好课堂讲坛,当好学生的方向引路人和人生导师,决不允许各种攻击毁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学生课堂出现。
3.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严格党的组织纪律,定期开展组织生活,面对困难,党员率先垂范,定期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党员限期整改。
(二)人才培养
1.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把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特性,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规章和工作机制,形成富有成效的监控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院内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体系与办法,防范教师违规,教学事故发生。
2.加强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改革。规划期内完成“会计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完成会计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完成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校级特色专业建设;完成现有各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增一批校级、省级质量教改项目,努力争取新增校级、省级专业类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本科教学工程;争取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力获更多的省部级教学成果奖项,精心组织编写专业教材。
3.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探索实验教学理论,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规划期内,新建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管理案例讨论模拟实验室;完善审计、资产评估、财务管理、会计实验室等建设;新增开放实验项目,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探索校企、校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规划期内,首先建设好“川化集团管理类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其次,利用各种资源和社会关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各专业建立一定数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组织开展和参加学科竞赛
积极组织开展校级、省级学科竞赛,组织好省级erp大赛,力争规划期内再增加校级和省级会计信息技能大赛;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学科竞赛,力争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
5.加强研究生教学及硕士学位点建设
按照学校要求修订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规划期内,完成现有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新增多项校级、省级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
加强工商管理硕士点建设,加强硕士学位授予管理,力争一次性通过学位点合格评估。积极开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认真学习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申报相关政策和材料,进一步明确申请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的指标体系;规划期内积极参与专业硕士学位点申报,力争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
根据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管理办法,积极引进省内外高端人才,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引进资产评估、审计学等新专业骨干教师,打造后备骨干人才群体,逐步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
2.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健全有利于“双能型”教师培养的评聘、考核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外聘、企业挂职培训等形式,强化具有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期内,培养多名“双能型”教师,聘请几个企业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来学院兼职。通过对专业教师培养,参与实验课教学,形成一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通、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师队伍。
3.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
促进支持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单科进修。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到政府机构和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采取国外进修与国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派遣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培训、研修或到国内外名校做访问学者,有计划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支持在校内举办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和扶持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承担重大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导师制,重点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环节、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龙头。学科建设涉及到学科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学科建设、交叉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本科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培养等诸多方面。争取在2020年达到申报工商管理学科博士点基本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
学科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龙头,全院教职工真正形成共识、拧成合力。全院上下应从学校、学院生存发展,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抓好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把加强学科建设作为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要花大力气做好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调研,从学科研究前沿问题做起,从与教学、科研和咨询策划结合最紧密的地方做起,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2.实行“一把手工程”
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将学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主要精力用于学科建设,不断创新思路,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协调管理,在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建设、重大课题的申报与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科方向建设实行责任人制度,学科方向按项目立项进行管理,项目负责人与学院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权、利,确保计划落实。
3.加强研究生教育
学院将修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培养方案,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工商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分管院领导、研究生工作秘书、班主任、指导教师负责全程培养。
4.夯实本科生教育
本科生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 适时修订培养计划和全面施行。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构建相同的学科基础平台,通过按学科大类设置学科基础课,实现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实行分级分类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业创新意识和精神培养,不断凝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特色。
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的进程中,高度重视其前沿性、交叉性、综合性、实用性。把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专业布局上注重学科的相互扶持,相互依托,并理顺学院各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进行专业资源整合,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了办学效益。对资产评估、审计学专业在师资引进、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五)科学研究
构建二个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企业管理、会计学。在企业管理专业中设置二个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与创新管理;在会计学专业设置二个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会计控制、会计教育与实践。
实施平台和研究方向负责制,由平台负责人向学院负责,方向负责人向平台负责人负责,学院将在研究条件、人员配备、资金保障予以倾斜;
各研究方向负责人接受分解指标任务后,自主遴选研究人员,学院年终对研究人员进行考评与奖励;
建立4个科研团队,并实施绩效挂钩;专门设置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授工作岗位;督促教授、副教授岗位完成科研任务。
(六)学生工作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提升教育内涵、专注学生发展、凸显学院特色”这个主题,进一步加强学风和班风建设,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推进就业工作、心理工作、资助育人等工作,努力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工商管理学院成为学校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教育内涵”,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学生工作的核心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等。坚持能力为重,就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
“专注学生发展”,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针对各层次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使之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养。
“凸显学院特色”,就是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围绕“工学背景、凸显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学院坚持以“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为龙头,专业教育和就业工作为引擎,心理工作和资助育人工作为支撑”,在工作中贯彻教育发展的主题,不断提升学院学生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工作朝着可持续的科学性方向发展。
1.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在学生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1)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做好专升本党员、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
(2)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的管理与教育,组织好新生党员培训班、预备党员培训班等工作,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组织意识,提高党员素质。
(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班风建设、学风建设、考风建设、寝室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4)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方面,坚持“早启发、早引导、早选苗、早培养”的做法。从大一学生中着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激发学生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的热情,引导学生不断地以实际行动创造条件争取入党;
(5)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严格把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把那些品学兼优、为人正直、入党动机端正、在群众中威信高的同学吸收入党,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和党员发展材料。
2.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好谈心活动
(1)经常深入学生课堂、宿舍和学生活动场所,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2)对心理问题学生、贫困生要经常保持交心谈话。
(3)对考试挂科和学籍异动的学生,实施全覆盖的交心谈话。
3.密切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打造精品团学活动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团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组织“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员、团干”等评选活动,挖掘、宣传在各岗位上乐于奉献,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先进集体的事迹。
(3)大力开展学院精品团学活动,如:新生辩论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团组织生活等。
(4)以“erp”学科竞赛为引擎,逐步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5)按照建设学习型、实践型、创新型团组织的要求,紧密结合学院各项改革和建设实践,形成以团员为重点,以广大团员青年为基础,以丰富文化活动为载体,逐步构建有工商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系。
4.实现各专业一本招生,促进学生就业
(1)学院现设有七个专业,其中五个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是一本招生,到2020年实现各专业一本招生。
(2)了解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特点和实施职业发展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职业发展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
5.积极开拓校内外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
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同时主动联系校外企事业单位,开拓新的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岗位。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测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测工作,完善落实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通过易班、微博、微信、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指导各班级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活动。
(2)做好新生(研究生、本科生和专升本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测工作。
(3)坚持“一周一排查,一月一汇报”制度,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排查,及时上报,做好重点心理问题学生的跟踪与随访。
(4)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等服务。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规划管理,制定和落实各项激励和制约政策,营造有利于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氛围,鼓励学院师生参与国际交流。把国际交流与合作纳入学院主要工作和考核内容,对推进国际合作项目有突出贡献的系、部门和个人实施奖励。
加强分类指导,切实做好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成效。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及时更新外文网页信息,介绍学科、科研、学术成果、在研项目、学术带头人等情况,发布国际合作信息,全方位宣传学院发展,扩大学院国际、国内影响力。
实施开门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国外合作交流。主动与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配合,分期分批实施派出去和请进来,有效地进行国内国外合作交流,提高师生对外交流能力。
(八)开源节流
以提高经费使用绩效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为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保障。重点要从五大方面开源节流与开放合作。
拓展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增强学院的发展能力。利用学院办学势,拓宽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领域,争取增加各类收入,适度引进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多层次合作办学和培训的新思路,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服务、产业、科研的创收能力。
努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养,加大双学位办学力度。主动协调政府与学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与培养;坚持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依托企业、贴近需求,推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立健全适应管理者多样化、差异化培训体系,不断完善职业管理培训政策,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模式,大规模开展各种职业培训;“双学位”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一种表现,可以拓展知识面,学到本专业外的新知识,结识专业外朋友,大力宣传双学位教育,加大招生力度,增加学院收入,同时取得更多的社会效果。
增强预算管理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提高预算细化管理水平,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学院在学校下达预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预算,明确经济责任制,把财务责任分解到项目、岗位和个人,做到权责明确;强化项目经费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能,确保专项资金用出成效;建立预算执行追踪问效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与管理,增强学院预算开支的责任意识。
加强资产使用效益。建立实物标准配置、费用定额控制制度,以成本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确立以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为目标的绩效管理模式,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学院资产使用效益,加快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资产管理的常规化、动态化、精细化、科学化。
重视专项经费的管理。加强专项经费预算管理,细化预算项目,合理确定劳务费、公务接待费的支出比例,明确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完善专项经费的监督机制,对重大专项经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跟踪监督,积极防范专项经费使用中弄虚作假等行为。
(九)学院文化建设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院生活内容和各种各样的灵活形式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等学院文化建设,使学院文化建设常规化、持续化发展。
一是宣传教育,即以形势政策、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媒体宣传,每年至少进行二次。
二是文化活动,即知识讲座、辩论赛、讲演赛、各种征文比赛、读书活动、体育节、学术讲座等,每年至少进行二次。
三是社会实践,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每年至少进行二次,学生参与率不低于10%。
四是社团活动,学院学工办和团委大力指导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社团活动。
五是社区文化活动,即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宿舍文化活动等,每月组织1次。
六是团委努力做好心理咨询,即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工作。党办和学工办、校团委加大学院文化的内、外宣传和交流,让学院文化的精神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四、保障措施
(一)发扬民主精神,调动各方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学院工会、教代会职能作,使之成为学院实行民主管理的主渠道,推进学院民主化发展,加强工会、教代会制度自身建设,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与配套措施。学院党政领导要提高对教代会制度在民主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的认识,把教代会作为征求意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形式。认真对待教代会工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为教代会开展工作提供人财物等方面必要的支持。
在学院管理决策中,要让代表能真正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发挥好代表的角色职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使各项决策更加适合本院情况而获得学院教职员工的首肯,提升学院凝聚力,形成学院发展的合力。
(二)完善内部管理,保障工作正常运行
完善内部管理,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相互制约机制,勤勉敬业,爱岗奉献,把主要精力、主要时间用在工作上。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纪律,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境界,奉行健康的精神和追求,做到依法行政,奉公守法。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竞争上岗办法,推进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标准,量化工作要求,严格奖惩兑现。
各室主任、系主住定期汇报工作开展情况、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工作安排,由领导就分管工作进行点评,并统一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办事效率。
严格传达指令、沟通情况、指导工作,切实把好政策关、程序关、文字关、格式关,确保学院公文的质量。
(三)实施民主决策,实行院务公开制度
实施民主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学院代表教职工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学院各项重大决策。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学位委员会的作用,制订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拓宽师生反映渠道,对涉及全院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并予以公示,让师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
实行院务公开制度,是学院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院民主政治建设、实行依法治院、依法治教。凡事关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学院重大决策,都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四)加强绩效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热情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只有教师参与学院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满足,他们合理的诉求得到尊重,好的意见建议充实到各级管理中去,他们才能体会到做主人的荣誉和自豪,从而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通过教师、学生意见征求会,认真听取师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及时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想法,制定新要求,讨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教师体会到自己是学院主人的自豪感,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善办公条件,改变批评方式,多鼓励,多引导,制定相应的制度,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党政领导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行动作榜样,促使教师在工作上形成比、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工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竞争,既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团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争优创先的氛围。
建立健全教师的奖励制度,健全完善一系列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形成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相结合,过程考核和内容考评相结合。大力奖励在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使学院对教师考核评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不断完善提供依据,激发和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建立情感激励机制。学院要做到以情管人,关心每位教职工及家庭,排忧解难;了解教职工思想动态,与教师融为一体,经常性的谈心、了解状况。创设条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改善教师生活、工作、学习环境,让教职工感到集体的温暖,领导的关心,激发工作热情。
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经常通报兄弟院校取得的成绩和好的做法。及时和兄弟院校比较,探讨、交流、互通信息,联片研讨,取长补短。明确差距,正视现实,才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
(五)坚持反腐倡廉,提升干部服务质量
学院党政干部进一步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相关规定。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治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端正党风的重要前提,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学院党政干部廉洁从政,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筑起思想道德防线,学院党政干部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要自重、自省、自尊、自励,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必须坚定共产党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升学院干部服务质量。
(六)搞好安全工作,构建和谐学院环境
抓好安全管理。节假日,明确规定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不得缺岗,值班期间要对办公室及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消除事故隐患,妥善处理一切事务,做好值班记录,保障学院工作正常运行。提高师生的防火、防盗安全意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健康、文明、平安、和谐学院环境。
加强学院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规范学院学生学习、论文等资料的管理,确保学生学习、论文等资料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阅读、传达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包括学校规定的秘密文件、资料),要严格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得擅自扩大范围、不得擅自超越场所、不得擅自传阅他人、不得擅自留存、不得使用无线话筒等无保密保障的设备,遵守保密纪律。
结束语
管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只要有学校领导和学校各部门的不断关怀,其他学院的大力支持,有学院全体员工携手并肩,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就能确保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圆满成功。